韩剧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女主与贫穷的男主在经历了很多波折后终于在一起了。突然有一天女主发现原来男主是个超级富二代。女主愤怒地对男主说,你为什么要瞒着我。这时候男主才将他的身世娓娓道来,原来男主隐瞒他富二代的身份也是有苦衷的。
在现实中,要想隐瞒富二代的身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哪些房产是属于你的,在地契(Title)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
那么该怎么办呢?
为了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用Bare Trust就可以帮助你把你的房产信息合法地保护起来,甚至连地契上都可以不出现你的名字。
信托分为很多种,其中家庭信托是大家广为熟知的。今天这一期的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平时不太注意到的信托概念,Bare Trust,很多人又把它翻译为代持信托。相比于Family Trust (家庭信托),BareTrust会比较简单,它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的财产,比如房产。
跟Family Trust(家庭信托)一样,Bare Trust也会有Trustee(托管者,或叫代持人)。Bare Trust中的Trustee会代替Beneficiary(受益人)来持有这个房产。并且作为Bare Trust的Trustee,他的职责是听命于幕后真正的受益者,幕后的受益者对于所做的决定(Decision Making)有掌控的权利。
但是,相比Family Trust,Bare Trust代持的概念比较死板。
成立一个家庭信托跟成立一个公司类似,我可以用它去买房子、出租或者若干年以后可以把房子卖掉、置换。作为Trustee来说,可以选择把Trust赚的钱分给受益人(Beneficiary)或者不分给受益人,或者可以选择去做别的投资,比如买公司股份等。所以家庭信托的概念比较灵活。
代持的概念比较死板的原因主要是针对于房产。如果房产卖了,严格来说就不存在代持的概念了。
如果代持人去持有这个房产,例如这个房产在出租,这个房产所产生的所有收益、租金以及所有的支出(水费,地税,保险)都是从受益人口袋里去除的。代持人只是明面上的拥有者,实际的操作权利都在受益人(Beneficiary)手里。所以说在Bare Trust的文件里会提及,如果Trustee有发生任何责任的问题,都应当由Beneficiary即真正的持有者来承担。换句话说,不管这个财产发生的是盈利还是亏损,产生的Income或者Expense,都应当由背后的受益人Beneficiary来承担。从这点来看, 也有人把BareTrust翻译成 “无担保信托”。在一般的Family Trust里,Trustee是承担主要的法律风险的,而Bare Trust里的Trustee并不会去承担主要的法律风险,相反,这些风险是受益人去承担。因此,为了防止受益人突然出事故等一些意外情况,还是建议设立遗嘱来记录一些财产的分配情况。
虽然Bare Trust和Family Trust不完全一样,但都是Trust这么一个概念,所以也可以说它有包含Settlor(成立人)、Trustee(代持人)、Beneficiary(受益人)的概念,但Bare Trust的Settlor和Beneficiary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比如说,A和B,B是Trustee,A是Beneficiary,那同时A也是Settlor。它没有像Family Trust里面有A、B、C这样很明确的概念,这是和Family Trust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五六年前,Bare Trust相比今天来说会更常见。
过去什么情况下会用到Bare Trust呢?很常见的情况就是房产背后的拥有者可能在中国(或新西兰以外的国家),房子要出租时不方便和中介去沟通,或者讨论一些租赁上面的细节,这种情况下就会委托新西兰这边的人去处理。因此很多人买房时,就会找律师去做相关的文件,去记录代持情况并把文件备份在案。过去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为什么现在要比以前少呢?
这里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代持概念本身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海外人士,你可能会以为找个当地有身份的亲戚或者朋友帮你买房,你不需要去拥有这个房产,他可以拥有这个房产。但因为有了海外限购令,导致代持的概念变得不可行。根据Overseas Investment Act,不可以用任何第三方(Associated Person)间接拥有这个房产去绕过海外投资的限制。从律师的角度来说,有责任告知客户不应该这么去做,因为这么做是不被现在法律所支持的。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婚姻财产,婚姻财产比较敏感,很难通过一个简单的代持去解决婚姻财产的问题。
因为这些限制,导致现在的代持比过去要少。
但是,代持也是有其存在的意义。
首先,选择做代持比较常见的理由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保护隐私。名字出现在房产上等于是公诸于世,因为大家都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记录。出于保护隐私的角度,可以通过代持的方式去拥有房产。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贷款。举个例子,房屋开发一般来说都是在公司名下进行。如果采用公司的形式去贷款,很多都是商业贷款。第一,商业贷款的Interest Rate比较高。第二,银行的要求也会比较多。个人贷款会相对容易很多,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用Bare Trust 的Trustee名字去贷款,房产开发的公司作为Beneficiary。这样贷款得到的钱可以用于房屋开发,节省了高利息,也不需要走商业贷款的艰难路子。另外,所有的税务基本上都可以在Beneficiary的名义下进行处理。
这里有两点要提醒大家注意。
第一,对于代持人,一定要选择自己信赖的对象。因为在表面上,该房产的拥有者都是代持人。
第二,为了保障委托人的利益,在律师去做代持文件的时候一般会给到委托人一个Caveatable Interest。这个Caveatable Interest是一个在财产上面去备注委托人利益的选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加锁”的概念。从委托人的角度来说,用Caveat的方式可以帮助你保护好自己的利益。简单地说,就是受益人给财产上个“锁”, 一旦代持人买了该财产,利益会先归属到受益人(Beneficiary)身上, 以防受益人利益被侵占。
明确了代持的目的后,我们想要建立一个Bare Trust,那么我们可以让律师做一些相关的文件去记录代持。记录代持的文件不像家庭信托的文件一样有一个统一的名称(Deed of Trust)。不同的律师可能会用不同的名称来命名记录代持的文件,比如说Deed of Interest in Property,所以说我们主要还是看文件的内容是不是记录Bare Trust的存在。
Bare Trust跟Family Trust最大的一个区别是,Bare Trust只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东西。比如一个房产如果卖掉了,那么Bare Trust自然而然就没有。因此Bare Trust不会存在一个特定的期限,除非这里有特别的要求,并且让律师记录在Trust的文件里面,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存在一个特定的期限。比如我把财产托付给你,你代我拥有,然后特定的时候再把财产归还到我名下。如果文件里有提及需要把财产退回来,那么你就需要配合去做这件事情,那么这时候Bare Trust就会存在一个特定的期限。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Bare Trust(代持信托)的一些简单介绍。Family Trust是最常见的,而Bare Trust是比较简单的一个概念,除此之外,别的Trust(信托)的概念相对来说就会复杂很多。不论是打官司,一般债务纠纷或者婚姻纠纷,Trust一直被作为诉讼的论点。这是因为在纠纷中,如果跟Trust扯上关系,那么Trust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突破口。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如果不确定你自己是否有信托方面的一些问题,都应该去找你的律师进行咨询。
如果在信托的税务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我们(09 303 2868),也可添加微信号:PAS会计行(pasaccounting)或 PAS会计行-小助手(nzau02)。
本期嘉宾:WILSON McKAY——Jay Shen律师 021 144 2986(邮箱:Jayshen@wilsonmckay.co.nz)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