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对新西兰“宜家” Nido其建筑物和土地的拍卖于4月28日展开,几日后,于5月5日公开宣布了,中标价格为4,630万纽元,远低于Nido购买土地和建造仓库的融资成本。Nido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清算,又无法偿还向PearlFisher Capital贷款公司借贷的2500万纽币,因此PearlFisher Capital将其作为抵押物的土地和建筑于4月28日进行竞标拍卖,Nido建造的这个商城可谓是新西兰最大的家居仓库,价值不菲,所以吸引到了不少知名企业参与竞标。
4月28日结束拍卖后,却并没有当场宣布结果,而是在一天后4月29日晚间对内公布有了竞标结果,并于5月5日对外公布了中标价格,但也并未公布中标者的信息。
根据一些内部消息和推测,此次的中标者在4月28日拍卖当天未必是竞价最高者,而且还附带了较多的交割条件。但是卖方在考虑了各种限制和背景因素后还是选择了这位竞标者——一家据说是新西兰本地的知名企业。并且在4月29日至5月5日期间,也许内部还进行了第二轮,甚至第三轮暗标竞价,其中不排除“内定“中标者被示意要求将中标价格加至最高(估计仅仅比原来出最高价的竞标者多出几万纽币而已)。当然,这些只是非常 “真实 “的小道消息推测,和参加过多次本地大额暗标的投标者的“经验”分享而来。真相可能留待日后查找,或是无法知道。
需要了解的是,此次竞标为“暗标(Tender)”,竞标过程中无法明确地知晓参与的人有谁,竞标价格会是多少。拍卖方也可以选择对竞标过程及结果进行保密,不对外公布。对中标结果的“不公”也不能采取法律行动。
据悉,这次的竞标有几家分别在电脑配件、家居和餐饮行业杰出的华人企业参与其中,但即便它们有着不俗的经济实力,亦为此次竞标准备良多,甚至开出了无条件交割的高额暗标价,但经过内部激烈的厮杀后却仍旧败给了新西兰本地的企业。被业内人士认为极有可能在“暗箱”下被“露底”了,却又无可奈何!正因如此,至今还没有公布中标者名号。
根据公开信息,Nido的建筑物和土地以4,630万纽元的价格有条件出售(Conditional sale),这里的条件为Nido建筑物的建造需要完工,并且要在2021年10月31日前拿到奥克兰市政Council颁发的Code Compliance Certificate (CCC),即“建筑合格证书”,买方才会完成购买。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曾提到Nido为何会走到破产清算这一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一直未能拿到市政府颁发的CCC,从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被迫选择借入高利率的过桥贷款(bridge loan)。那么,这一次Nido又能否如期完工,拿到CCC呢?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目前市政府的Building LIM Report资料显示该物业为“Nido项目”改造工程最早的第一个结构工程,其CCC在2015年6月18日递交后被拒绝,至今都没有批出!后续其它工程的数个CCC也没有一个被批出!之前Nido营业是用Certificate for Public Use (CPU) 暂时顶上的(未拿到CCC前可以申请CPU),但CPU不能长期使用,如今也已过期!第一个结构工程的CCC至今6年了都没拿到,如何在6个月后的10月31日拿齐所有CCC,让我们拭目以待!
而这次参与竞标的华商有给出无条件交割(Unconditional offer),即没有限制条件地购买,并且不能以任何理由取消购买。按常理来说,无条件交割肯定比有条件交割更让卖家“心动“,然而事实却是,卖家选择了后者——知名的本地企业。
从种种情形来看,这次对Nido抵押物的拍卖似乎并不是完全“公平”。竞标过程存在“暗箱”操作?或许是有的吧,但也算是人之常情,毕竟是暗标,拍卖方选择利益相关的、关系密切的一方中标,也是常有的。并且暗标的最大特点就是卖方可以不给任何理由去拒绝任何买家的任何出价。
政府“插手”?这个很难说,但隐隐让人感受到的一点是,政府或许是更希望新西兰本地企业拍卖下这块土地,不是说什么偏见或歧视,但一定程度的“保护”措施会有的,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保护政策来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和发展。
总之,这件事背后的原因我们很难下定论,因为更多的具体信息无从知晓,事情估计还没结束!
除此之外,根据4月29日晚上的公开消息,Nido曾向PearlFisher Capital提出了将商城转换为多个租约分租给多个较小运营商的计划,但这一计划没有获得PearlFisher Capital的同意。它仍坚持将抵押物进行拍卖。
此前,Nido也曾想过将欠PearlFisher Capital的2500万纽元贷款还清,从而拿回土地和建筑物的售卖权,然而资金未能筹齐,这一计划也落空。以4,630万纽元的价格出售意味着Nido的投资者们要蒙受巨额的损失,因为根据公开消息,Nido融资就至少有6200万纽元。4,630万纽元里扣除要还贷给PearlFisher Capital的2500万,再加上贷款利率为21%的利息以及罚金的1000万纽元,等于说Nido只能拿回1130纽元。
说到底,这场资本的“硝烟”中,最惨的还是两百多位投资者们,他们其中大多数人还是退休的农民,当初投资时被告知有丰厚的回报,到现在却是血本无归。
当今世界,华人在世界各地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实力,越来越多的华人企业在世界各国崭露头角,但毕竟是在异国文化背景下,多多少少还是会被有所“忌惮”。而且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经商如果不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其税务规则,就很有可能酿成大错,所以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希望每一个华商都能够把生意做好,而且有能力做大做强!